耿超,男,1984年生。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0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获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创新人才奖。2015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2021年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22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
光纤激光相控阵是将分布式光源与分孔径发射相融合的新体系架构,是光纤光学、自适应光学、相控阵技术、智能技术等与激光应用的深度交叉融合,在激光大气传输、空间激光通信、光电成像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人瞄准光纤激光相控阵传输全程波前相位操控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展开了光纤相控阵自适应光学技术全链条研究,先后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2年、2017年、2022年),同时,主持了中科院、军委科技委、四川省等多项科研任务;揭示了光纤激光相控阵自适应光学的本质,是将“变形镜”映射至分布式孔径的无主镜光学系统;实现了国际上最多孔径(57孔径)光纤激光相控阵的公里级室外传输和目标在回路相干合成。
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合著专著1部。培养的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